| 序号 | 专利名称 | 发明人 | 
|---|---|---|
| 1 | 用于体视三维显示图像生成系统及方法 | 李海峰,彭祎帆,钟擎,刘旭 | 
| 2 | 一种双管扫描器联动跟踪型原子力显微探测方法及系统 | 张冬仙,丑若帆,章海军,刘明月 | 
| 3 | 一种利用光纤干涉仪精密测量宽谱光源平均波长的方法 | 高晓文,张超,赵辛,陈杏藩 | 
| 4 | 基于光循环与谱域载频的超大量程间距测量系统 | 丁志华,王川,沈毅,张雨东,李喜琪 | 
| 5 | 基于OCT的大动态范围流速的高灵敏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| 丁志华,颜扬治,黄良敏,王川,洪威,沈毅,卢锡清 | 
| 6 | 超宽带脉冲信号发生器 | 叶晨晖,陈彪,何赛灵 | 
| 7 | 一种超宽带多周波脉冲信号的全光发生器 | 叶晨晖,付宏燕,陈彪,何赛灵 | 
| 8 | 一种测试导电滑环信号传输性能的方法 | 王磊,赵辛,高晓文,张超,陈杏藩,舒晓武 | 
| 9 | 一种与光纤陀螺兼容的反射式光纤加速度计 | 王冬云,佘玄,刘承,舒晓武 | 
| 10 | 闭环控制的干涉型光纤加速度计 | 王冬云,王明超,舒晓武,刘承 | 
| 11 | 一种光束漂移实时自动校正补偿的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李旸晖,郝翔,刘旭,李帅 | 
| 12 | 一种轮廓的显微方法 | 匡翠方,王轶凡,刘旭 | 
| 13 | 一种基于紫外光刻工艺的深亚微米刻蚀槽制作方法 | 王磊,邹立,何建军 | 
| 14 | 信道损耗均匀的波导光栅器件 | 何建军,晋雯,邹俊,夏翔,郎婷婷 | 
| 15 | 一种基于加权约束的星图分割方法 | 李奇,许威,徐之海,冯华君 | 
| 16 | 集成电光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的温度补偿方法 | 周虎,薛宁,王磊,刘承,陈杏藩 | 
| 17 | 基于关联成像的三维信息获取方法 | 刘旭,李海峰,张硕,王杰,王金成,李东 | 
| 18 | 基于单负材料超慢波波导的小型化贴片天线 | 熊江,何赛灵 | 
| 19 | 利用激光进行减胎手术的装置 | 葛剑虹,刘旭,项震,刘崇 | 
| 20 | 基于调制深度控制的闭环光纤陀螺快速启动方法 | 胡慧珠,缪立军,舒晓武,刘承,陈骁杰 | 
| 21 | 一种基于象散的样品轴向漂移补偿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李帅,刘鹏,郦龙,刘旭 | 
| 22 | 利用全景环带透镜实现全景望远组合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| 黄治,白剑,侯西云 | 
| 23 | 光学表面疵病暗场检测中疵病宽度标定标准化方法 | 杨甬英,陈晓钰,王世通,高鑫,卓永模 | 
| 24 | 一种提高光纤陀螺仪角位移测量精度的方法 | 金杭,周一览,李赓,黄腾超,舒晓武,刘承 | 
| 25 | 行人惯性导航装置和方法 | 张登伟,杨艳广,舒晓武,刘承 | 
| 26 | 一种三轴集成全光纤惯性传感系统 | 郭文正,黄腾超,李赓,刘承 | 
| 27 | 超光滑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畸变校正方法 | 杨甬英,王世通,曹频,陈晓钰,卓永模 | 
| 28 | 大尺寸光学元件高精度调平方法与装置 | 杨甬英,曹频,陈晓钰,王世通,卓永模 | 
| 29 | 在球面面形干涉检测中旋转误差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| 沈亦兵,刘勇,侯溪 | 
| 30 | 一种高精度长焦距透镜的焦距检测装置 | 金晓荣,张金春,白剑,侯昌伦,侯西云 | 
| 31 | 利用非球面反射镜实现折返式全景望远组合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| 黄治,白剑 | 
| 32 | 一种集成于光纤端面的亚波长聚焦透镜 | 吴兴坤,黄河 | 
| 33 | 毛细管阵列自动清洗与灌胶平台 | 严惠民,王鹏鹏,王立强,石岩 | 
| 34 | 长焦距大口径透镜的焦距测量方法及装置 | 侯昌伦 | 
| 35 | 照射方向和照明样式可控的LED灯具 | 黄健,郑晓东,董温婧 | 
| 36 | 一种打印机光谱特征化模型的修正方法 | 徐海松,王彬宇 | 
| 37 | 基于三维显示的并行LED驱动系统 | 武江,刘旭,李海峰,郑臻荣,钟杰 | 
| 38 | 一种高阶动态可调的色散补偿设备及色散补偿方法 | 周斌,张阿平,何赛灵 | 
| 39 | 制备超长微光纤的装置 | 童利民,刘艳鑫,肖尧,杨宗银 | 
| 40 |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自适应的运动预测方法 | 庞红霞,冯华君,徐之海,李奇 | 
| 41 | 基于透明介质微球的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 | 刘旭,郝翔,章海军,匡翠方,张冬仙 | 
| 42 | 基于组合屏幕的俯仰多视角悬浮式全景空间三维显示装置 | 刘旭,夏新星,李海峰,郑臻荣 | 
| 43 | 微-纳流控芯片的二维纳米通道的制备方法 | 张磊,殷学锋,童利民,谷付星 | 
| 44 | 一种量子阱混杂方法 | 何建军,张欣,彭盛华 | 
| 45 | 一种采用局部结构相似度差异的红外目标探测方法 | 赵巨峰,冯华君,徐之海,李奇,陈跃庭 | 
| 46 | 基于单个空间光调制器的光学模式识别器及其方法 | 曾旭,白剑,李遥 | 
| 47 | 基于泰伯效应的复合差分式长焦距测量装置 | 金晓荣,白剑,侯昌伦 | 
| 48 | 一种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王丹,钱骏,詹求强,何赛灵 | 
| 49 | 一种基于深刻蚀槽的多段式FP腔单波长激光器 | 王磊,王寅,杨友光,何建军 | 
| 50 | 利用全内反射多边形谐振腔选模的半导体激光器 | 武林,王磊,郭山溧,何建军 | 
| 51 | 多视角桌面式三维显示装置 | 李海峰,彭祎帆,刘旭 | 
| 52 | 全角度宽波长范围使用的减反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| 叶辉,尹伊,许坚,刘旭 | 
| 53 | 基于高速投影机的悬浮式360°视场空间三维显示装置 | 李海峰,夏新星,姚振宁,彭祎帆,郑臻荣,刘旭 | 
| 54 | 一种用于体视三维显示的图像显示方法 | 李海峰,彭祎帆,夏新星,刘旭 | 
获批发明专利
首页 / 获批发明专利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2022
        2021
        2020
        2019
        2018
        2017
        2016
        2015
        2014
        2013
        2012
        2011
        2010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
		
        
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2013
            2018-01-28
        
        最新动态
- 
            19 09前沿进展|杨旸、刘旭团队在《Light: Science &- 19th September 2025
- 340 W 50th ZJU
 
- 
            04 09前沿进展 | 李强教授研究团队在《Nature Commun- 4th September 2025
- 340 W 50th ZJU
 
- 
            19 08极端光学技术系列论坛第四十七期- 19th August 2025
- 340 W 50th ZJU
 
- 
            14 08前沿进展 | 郭欣、童利民团队在《Nature Commun- 14th August 2025
- 340 W 50th ZJU
 
实验室动态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麓邦光学奖学金评选工2025-10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热烈祝贺:赵保丹入选2025年《麻省理工2025-09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热烈祝贺:狄大卫团队再发《NATURE》2025-08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第十五届全国量子成像学术会议(The 12025-07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