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序号 | 专利名称 | 发明人 | 
|---|---|---|
| 1 | 一种基于四位置寻北法的光纤陀螺寻北仪转位机构 | 舒晓武,刘承 | 
| 2 | 一种光纤陀螺分辨率评测方法 | 舒晓武 | 
| 3 | 一种光纤陀螺阈值评测方法 | 刘承 | 
| 4 | 一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初始对准方法 | 舒晓武,刘承 | 
| 5 | 宽视场光学系统畸变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 | 严惠民 | 
| 6 | 在球面面形干涉检测中高精度消除调整误差的方法 | 白剑 | 
| 7 | 用于非球面测量的波长扫描干涉仪及方法 | 白剑,沈亦兵,杨甬英 | 
| 8 | 基于光纤陀螺颤振测量的空间相机图像稳定方法 | 胡慧珠,徐之海,刘承,舒晓武 | 
| 9 | 多光束光阱刚度标定装置及其方法 | 胡慧珠 | 
| 10 | 基于高集成度加速度计的惯性测量系统 | 黄腾超,刘承 | 
| 11 | 一种三扫描器原子力显微扫描检测装置 | 章海军,张冬仙 | 
| 12 | 一种激光诱导表面波马达及其驱动方法 | 章海军,张冬仙 | 
| 13 | 基于微悬臂与微球组合探针的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 | 章海军,张冬仙 | 
| 14 | 一种实时颜色动态调控微器件及其制备和调控方法 | 张冬仙 | 
| 15 | 半导体纳米线输出激光偏振方向的连续线性可调方法 | 杨青 | 
| 16 | 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线的可调谐波长的微纳激光方法 | 杨青 | 
| 17 | 一种用于点光源配光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 | 李海峰,郑臻荣,刘旭 | 
| 18 | 一种用于准直光整形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 | 李海峰,郑臻荣,刘旭 | 
| 19 | 基于模块化拼接的空间三维显示装置及校正方法 | 李海峰,刘旭 | 
| 20 | 非球面非零位干涉检测中部分补偿透镜对准装置与方法 | 杨甬英 | 
| 21 | 中心遮挡情况下的大口径偏折型径向剪切干涉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| 杨甬英 | 
| 22 | 用于光纤加速度计的低蠕变光纤盘及其制作方法 | 舒晓武,刘承 | 
| 23 | 一种偏振度控制的消偏器制作方法 | 刘承 | 
| 24 | 一种光纤陀螺光源相对强度噪声的抑制方法 | 陈杏藩,刘承 | 
| 25 | 一种提高光纤陀螺寻北仪精度的方法 | 刘承 | 
| 26 | 一种光纤萨格奈克干涉仪渡越时间精密测量的方法 | 陈杏藩,刘承,舒晓武 | 
| 27 | 利用光纤陀螺测量转台台面与转台旋转轴角度偏差的方法 | 陈杏藩 | 
| 28 | 全光强度信号同时放大、反转和码型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| 高士明 | 
| 29 | 一种偏振不敏感反射式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件 | 戴道锌 | 
| 30 | 一种带有偏振控制的阵列波导光栅模块 | 戴道锌 | 
| 31 | 基于纳米压印的高分子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制备方法 | 方伟,童利民 | 
| 32 | 色温随时间模拟自然光变化的LED光源照明的方法 | 郑臻荣,刘旭,李海峰 | 
| 33 | 利用原子层沉积制备高精度光学宽带抗反射多层膜的方法 | 沈伟东,刘旭 | 
| 34 | 基于多层空间光调制器的高分辨全息三维显示装置和方法 | 刘旭,李海峰,郑臻荣 | 
| 35 | 基于倏逝场照明的移频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和装置 | 刘旭,匡翠方 | 
| 36 | 一种可调孔阑三维显示装置及方法 | 李海峰,彭祎帆,刘旭,钟擎 | 
| 37 | 一种基于双针孔的超分辨显微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 | 
| 38 | 一种基于切向偏振光的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李帅,薛懿,顾兆泰,刘旭 | 
| 39 | 基于非对称入射的样品轴向位置跟踪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刘旭 | 
| 40 | 一种三维空心光斑生成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刘旭 | 
| 41 | 一种超分辨显微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刘旭 | 
| 42 | 一种二维超分辨显微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刘旭 | 
| 43 | 一种基于强度差分的三维超分辨显微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刘旭 | 
| 44 | 一种基于受激发射损耗的超分辨荧光寿命成像方法和装置 | 匡翠方,刘旭 | 
| 45 | 三维腹腔镜光学系统 | 王立强 | 
| 46 |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高精度Lyot去偏器 | 黄腾超,舒晓武,刘承 | 
| 47 | 一种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 | 钱骏,何赛灵 | 
| 48 | 一种制备脊形聚合物光波导的方法 | 时尧成,戴道锌 | 
| 49 | 一种用于SPR传感的棱镜相位调制器及其调制方法 | 何赛灵 | 
| 50 | 共路OCT超大量程间距测量系统和方法 | 丁志华 | 
| 51 | 基于光谱编码与正交分光的并行OCT探测方法及系统 | 丁志华 | 
| 52 | 一种基于具有负折射率传输线的新型宽带零度相移器 | 姚军 | 
| 53 | 检测吸光度、折射率的长光程光纤-微流控芯片传感器 | 童利民 | 
| 54 | 反射型光纤-微流控芯片折射率传感器 | 方伟,童利民 | 
获批发明专利
首页 / 获批发明专利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2022
        2021
        2020
        2019
        2018
        2017
        2016
        2015
        2014
        2013
        2012
        2011
        2010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
		
        
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2014
            2018-01-28
        
        最新动态
- 
            19 09前沿进展|杨旸、刘旭团队在《Light: Science &- 19th September 2025
- 340 W 50th ZJU
 
- 
            04 09前沿进展 | 李强教授研究团队在《Nature Commun- 4th September 2025
- 340 W 50th ZJU
 
- 
            19 08极端光学技术系列论坛第四十七期- 19th August 2025
- 340 W 50th ZJU
 
- 
            14 08前沿进展 | 郭欣、童利民团队在《Nature Commun- 14th August 2025
- 340 W 50th ZJU
 
实验室动态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麓邦光学奖学金评选工2025-10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热烈祝贺:赵保丹入选2025年《麻省理工2025-09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热烈祝贺:狄大卫团队再发《NATURE》2025-08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第十五届全国量子成像学术会议(The 12025-07
